项目感言 /Program Comments/

0回复

0

前往项目

学员心声丨潘彦文:从陌生到携手,香港BEP金融实训的难忘历程

作者:潘彦文 时间:2025.02.10


在来到香港的第一天虽然实际上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活动,但也简单认识了自己的组内队员,进行了第一次组长间的会议。在第二天我们一早便乘坐穿梭巴士前往前往企业,坐落于尖沙咀海港城六座的友邦AIA的其中一个办公地点。早上简短的介绍环节之后,我们认识了我们第一组的三位导师,CJ,Jimmy,家希老师。在企业实习的第一天下午,我们做了第一个小组作业--一个小组自我介绍视频。因为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的地方,互相即使经过一晚的相处其实也很陌生,一开始便直接进行这样一个特殊的小组任务,从某种意义来说也算是打开了相互认识的第一道大门,是一个很好的icebreaker。虽然最后的投票结果我们是第二但也算记录了一切的开始。从第二天实习开始我们便正式开始了。



虽说整个项目的重点更为侧重于实践方面的体验,但是其中的学习也是基础的重要部分。首先我们简单学习了保险的分类以及顾客购买它们的意义,以及它们保障了那些潜在的风险。然后我们学习了一个合格的产品发布会应该介绍的内容以及如何做好一个产品的课程,内容包括market-mix, FBA模型和SWOT模型。接着,我们学习了简单版的财富管理以及分配,主要包括保险,遗嘱和信托。也知晓了长期投资和分散风险的重要所在。


而在整个课程当中最使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投资比赛的小环节。老师先是简要介绍四大类的投资基金,货币,债券,股票以及混合型。然后我们进行了简单的投资比赛。原本而言,因为我本身有一定的投资经验,拿下第一应当理所当然,但谁知在第三轮的投资中突发股灾,导致我之前的判断失误。却是功亏一篑。这也告诉我即使是模拟投资也应认真思考所有潜在的风险,ALL-IN往往是可笑的,风险再小,也绝不可忽视。



在整个BEP的项目当中,可以归类为实操的共有三个板块,第一个是“产品发布会”,第二个是“以物换物”,第三个是“商业策划书”。于我个人而言,其实整个项目的中文演讲是我最大的弱点,由于长期在校内进行英文教课和英文演讲,导致我最初其实是有些许害怕中文演讲的。我担心其中会有大量的用词不当,卡顿的情况出现,但是从现在来看倒也没有那么的糟糕。


第一个部分,我们被要求制作一款APP的产品发布会。我们小组经过十分激烈的讨论,决定制作一款关于众筹游戏后端开发的APP,总体而言较为成功,也收到了我的好对手兼好舍友--马铭池的好评,感谢他!


在第三天,以物换物的游戏中我们每个小组被授予了一只铅笔在海港城旁边码头,星光大道周围寻找路人交易货物。在这一环节,我可以说是整组最没用参与感的了。我虽然喜欢演讲,但却没有私下和陌生人交谈的能力。幸运的是我的组员是十分给力和靠谱的。


在最后的项目,商业策划书里我学到了许多曾经多少不确定的东西。项目里要求我们小组为“王总”设计一个资产管理计划,主要是通过保险,信托,遗嘱和基金指数的方式,帮助一个中产阶级管理资产,保障传承,降低风险以及保本增值。由于我的部分决策失误导致时间安排不够妥当,我便写到了凌晨四点半才结束PPT部分的制作,以至于没有时间进行演讲部分的分析。但总归而言我和我的组员却也学到了宝贵的资产分配上的知识,我是我们平常所接触不到的内容,感谢regent family的各位导师。



历经七天,结束了此次香港BEP金融实训的项目。发自内心而言,来之前我并没有十分期待本次的精彩程度,但哪怕到现在,回想起这几天的内容也还是历历在目。作为组长不可否认的是,我确实学到了很多,曾经没有经历,这是我第一次作为一个完全陌生小组的组长,无论是组员对我,亦或者是我对组员都是一次从零开始的认识。因为我本身偏向内向,熟知我的人会很好合作,陌生的人会觉得我较为沉默。而这一点也导致在最初的两天我们相处起来并没有看起来的融洽。常常因为观点不同而引出许多争议和相互质疑,无论哪一点都是一个小组合作中致命的缺点,这会导致低效,消极的组内沟通与合作。想要使每个人相互认同对方观点很难实现,唯有求同存异才是唯一的结果。求同存异,是我在本次项目所学到最宝贵的经验。组员之间或许到现在多少都有对对方仍旧存有意见,但是此次经历却实实在在的在每个人的高中生经历中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感谢此次项目中我所认识的每一个人,希望你们今后顺遂安康!



评论列表